學者、公益人、慈善組織操盤者,這是楊團身上的諸多標簽,但是她最看重的,還是行走于農村大地的農民組織化推動者。楊團為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、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理事長。
2002年迄今,楊團從事鄉(xiāng)村振興方面調研工作已有20余年,她不僅在社會政策、社會保障、慈善公益、社區(qū)服務等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,還尤為關注農民的命運。2005年初冬,在《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法》尚未出臺時,她與一批學者聯合7家農民自發(fā)成立的合作社,創(chuàng)立了當時絕無僅有的“農禾之家”。如今,農禾之家也已成為中國三農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公益集群,服務內容覆蓋政策理論研究、組織試驗、人才培育、合作社交流與輔導等。
2月13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(fā)布《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(xiāng)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》(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)。近日,圍繞“慈善公益如何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”“如何培育本土人才”“如何發(fā)揮集體經濟組織作用”等話題,楊團接受了《法制文萃報》記者的專訪。
記者 彭飛
編輯:張奕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