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來看,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市場占有率不高,仍有很大的攀升空間。之所以消費群體有限,充電設施不完備是重要原因。結合這一現(xiàn)實問題,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在鄉(xiāng)村的布局之中,應提前關注充電設施建設問題,解決農村消費者的后顧之憂。
新能源汽車與傳統(tǒng)燃油汽車相比,最大的特點是綠色無污染,在使用上最明顯的差別則是需要充電發(fā)動。盡管這些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擴大市場,但與油車相比,其消費群體還比較有限,尤其在農村地區(qū)的普及會更慢一些。有些農村的新能源汽車沒幾輛,便沒有考慮到安裝充電樁問題,導致有的農村消費者陷入“買得了跑不好”的尷尬境地,更多人在買車之前被“充電不方便”的擔憂所左右,產生消費遲疑。
但實際上,農村是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藍海。2022年,農村地區(qū)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.08億輛,其中汽車1.4億輛,如果按照10%的年更換率,意味著農村地區(qū)每年將有2000萬輛機動車更換?;诖?,當下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(xiāng),農民購置新能源汽車有補貼,買新能源汽車自然更實惠,且新能源汽車的充電、保養(yǎng)費用比燃油汽車低,更為農民所偏愛。與城市相比,農村的充電設施建設更為便利,大部分農戶家是獨門獨院,具備較好的停車充電條件,通過合理布局,農村也有條件建設充電停車場。
因此,新能源汽車下鄉(xiāng),提前規(guī)劃建設充電設施很有必要。各地不妨結合本次實施意見抓緊做好供應文章,規(guī)劃好充電設施和停車場的建設數(shù)量和位置,將其與農村公共文化設施、道路交通設施、管網改造工程等統(tǒng)一合理布局。此外,有不少農民宅院和屋頂?shù)拿娣e比較大,可進行光伏發(fā)電后給電動車充電,這種方式也可統(tǒng)籌考慮。為分攤成本、提高使用效率,還可引導多個車企共建開放式充電網絡體系,讓農村消費者充電更便利、出行更順暢。
(2023年5月24日《農民日報》許朝軍)
編輯:吳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