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 頤
據(jù)媒體報道,最近,樊女士實名舉報粉絲近千萬的短視頻博主“小影夫婦”偷稅漏稅,反遭對方在直播間回懟。實際上,“小影夫婦”所有公司等13個納稅人已被查處,合計追繳稅費1780余萬元,罰款近600萬元。10月28日中午,記者注意到,“小影夫婦”的社交賬號已被禁言,也無法添加關注。
依法納稅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義務,沒有法外之人?!熬W(wǎng)紅”再紅,流量再大,粉絲再多,也沒有“免稅權”,法律的“硬杠杠”不容挑戰(zhàn)。本應是人人皆知,奈何總有人漠視常識,侮辱群眾智商。據(jù)樊女士表示,她之所以要舉報“小影夫婦”,是因為“賣貨找理由不開票,沒辦法才給補開免稅發(fā)票”。等到東窗事發(fā),對方又口口聲聲說,“就沒有哪個網(wǎng)紅的稅務是規(guī)范的”,這不是明知故犯是什么?
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當然荒謬。不過,“小影夫婦”既然這么理直氣壯,就不能只當笑話聽。套用一句最近很流行的歌詞:如此“睜眼說實話”,實在“沒出息”。
近年來,因稅務問題翻車的頭部主播不在少數(shù)。7月28日,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曾透露,2021年以來,查處網(wǎng)絡主播偷逃稅案件達360余起,查補稅款30多億元。網(wǎng)紅經濟成了偷稅逃稅的“重災區(qū)”,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如在收入來源上,網(wǎng)絡主播收入多樣、分散且不夠透明,包括打賞、傭金、坑位費等;其逃稅手段也可謂五花八門,如隱匿收入、拆分收入、虛列成本、轉換收入性質,給稅收監(jiān)管帶來較大挑戰(zhàn)。
從逃稅動機來看,部分主播吸金能力驚人,對“少納當賺”深以為然。他們一邊吃著流量的飯,一邊又砸自己的碗,將義務拋到九霄云外。比如,有主播直播帶貨收入超千萬元,申報個稅的收入竟未達5000元起征點,聽上去就很離譜。甚至有的人經稅務部門多次提醒督促,仍拒不配合,有明顯抵觸情緒。因為“默認”逃稅是行業(yè)潛規(guī)則,所以“能不繳就不繳”,覺得“繳了就吃虧了”,大言不慚地將偷奸耍滑合理化,這種“集體麻痹”心理尤為有害,也側面警示對涉稅違法行為必須零容忍,給守法經營者撐腰鼓勁。
沒有什么“天衣無縫”,有的只是“除非己莫為”。從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深入推進,到大數(shù)據(jù)篩查屢建奇功,再到出臺《互聯(lián)網(wǎng)平臺企業(yè)涉稅信息報送規(guī)定》,稅收監(jiān)管的籠子越織越密,暗箱操作的空間越來越窄?!百嵶羁斓腻X,逃最多的稅”,只怕是機關算盡太聰明,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編輯:林楠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