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君 通訊員 謝偉龍
“感謝檢察官的耐心說理和協(xié)調,我接受和尊重你們的決定,不再繼續(xù)申訴?!苯?,在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人民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,信訪人王某(化名)對承辦檢察官說。
此前,王某因不服陽山縣檢察院對小華(化名)作出的附條件不起訴決定,向該院提出申訴,要求小華對其作出賠償并承擔刑事責任。經復查,陽山縣檢察院認為原案事實清楚,證據確實、充分,處理適當,作出了維持原案附條件不起訴的處理決定。同時,檢察官對申訴人充分釋法說理,認真解答申訴人的問題,最終申訴人王某簽署了息訴罷訪承諾書。
據了解,一直以來,陽山縣檢察院堅持和發(fā)展好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以“為民檢察”守護人民權益,把人民呼聲作為檢察工作第一信號,把人民需要作為檢察工作第一選擇,用心用情做實檢察工作,以能動履職服務司法辦案。
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方面,陽山縣檢察院不斷優(yōu)化信訪事項工作流程,做到“事事有回音,件件有著落”,對需要回復且具備回復條件的均在7日內告知“收到了,誰在辦”,并定期開展檢察長接訪活動,暢通信訪渠道、了解社情民意,減輕信訪上行的壓力。
數據顯示,2023年該院辦理群眾控告申訴、司法救助等各類信訪案件67件,接待來信來訪群眾100余人次,開展檢察長接訪日活動24次。
同時,該院積極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,完善救助方式,加大救助力度,突出救助重點,提升救助效果。該院借助數字檢察賦能,創(chuàng)建司法救助數字模型,聚焦因案導致生活困難的重點人群,第一時間發(fā)現進入檢察辦案環(huán)節(jié)的困難群體信息,精準、高效篩查司法救助案件線索;加強內部協(xié)調配合,積極與上級檢察機關及兄弟檢察院開展聯(lián)合救助,確保救助效果最大化。過去一年來,陽山縣檢察院辦結國家司法救助案件7件,共發(fā)放國家司法救助金10.5萬元。
在陽山縣檢察院辦結的一宗刑事檢察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李某慶因鄰里糾紛糾集他人砍毀了李某種植的果樹。事后,經調解雙方達成和解,李某慶等人賠償了李某的損失,獲得了被害人諒解。“法結易解,心結難解”,承辦檢察官考慮到犯罪嫌疑人李某慶等人和李某為同村同宗兄弟,如不深入釋法說理徹底解開心結,鄰里矛盾糾紛的隱患無法消除。因此,該院決定召開公開聽證會。聽證會上,承辦檢察官積極調解矛盾,通過對案件的事實認定、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釋法說理,雙方最終解開心結、握手言和。
“公開聽證是檢察機關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,持續(xù)做強檢察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,也是檢察機關踐行‘陽光司法’的重要形式,更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?!标柹娇h檢察院有關負責人介紹,過去一年來,該院針對重大疑難復雜信訪、不起訴等案件,及時組織開展公開聽證、公開答復,搭建起平等對話、溝通交流的平臺,用群眾聽得懂、可感受、易接受的方式釋法說理,一體化推動檢察辦案、矛盾化解,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,力求實現案結事了人和。
編輯:邢國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