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6日,中國仲裁周期間最高規(guī)格的盛會——2023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暨第三屆“一帶一路”仲裁機構高端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。本屆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(以下簡稱貿仲)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(以下簡稱聯合國貿法會)共同主辦,以“直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(yè)變革浪潮的國際仲裁”為主題,就國際仲裁的實踐經驗和最新成果展開交流對話,展望國際爭端解決的未來發(fā)展方向。
以下內容是威科集團全球增長市場副總裁、中國董事總經理王志霆圍繞論壇第三項議題“未來鏡像:變革時代仲裁發(fā)展的新趨勢”的主旨發(fā)言節(jié)選。
關于AI,尤其是生成式AI對法律工作的影響,威科集團在2023年上半年開展了一個針對多個國家數百名法律專業(yè)人士的調研,調研對象有律師,有公司法務。
調研結果如下,超過60%的調研對象認為,生成式人工智能如果能夠被有效利用,在五年內,可能淘汰一部分法律服務機構;絕大部分調研對象認為,生成式人工智能將變革程序性的工作,包括法律檢索、文件生成、合同審核等等,在程序性工作上明顯提升效率;只有31%的調研對象認為,人工智能有能力去變革高階復雜的法律工作,如復雜的訴訟、戰(zhàn)略、談判、并購等等,而且這31%里只有10%的法律專家。
哪些法律服務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淘汰?部分法律人認為,十年內,律所的文件管理、文件檢索、律師助理等會被淘汰。但是處理法律案件不光要有法規(guī),還要有技術、道德倫理,還需要去判斷并綜合考慮等等,這些問題是難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。
目前,威科集團提供的服務90%以上都是通過軟件或者是人工智能來展現,助力法律的數字化轉型。基于正確的大數據產生的AI的法律摘要、法條的分析、交互式的智能問答,這些都已經落地。
一方面我們很樂觀,堅信擁抱新的AI技術會對整個行業(yè)產生深遠影響;另一方面,我們非常謹慎應對AI應用可能帶來的問題和挑戰(zhàn),比如真實性問題。一個可靠的人工智能,一定要基于準確的、正確的數據,基于道德倫理和法律監(jiān)管,基于對法律工作流程和準則有深刻理解。
編輯:李兆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