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□ 推進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
□ 本報記者 潘從武
□ 本報通訊員 劉艷玲
“這7年,為了這事我跑斷了腿,操碎了心,沒想到在綜治中心坐了一上午,這起合同糾紛就解決了,不用跑法院、不用找律師,省錢又省心!”某房地產公司法務焦某激動地說。這是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鄯善縣人民法院法官入駐該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開展“一站式”解紛服務的場景。
今年以來,鄯善縣法院通過法官入駐綜治中心平臺延伸司法職能,將司法服務“送”到群眾身邊。讓矛盾化解“最多跑一地”、讓法治服務浸潤千萬家和讓基層善治“按下快進鍵”,以專業(yè)司法力量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善治動能。繪就一幅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務不缺位”的和諧畫卷。
7年前,當事人熱某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房屋購買合同,熱某支付一部分房款后,因資金周轉困難加上家庭突發(fā)變故等原因,未能及時清償剩余房款,由此引發(fā)后續(xù)違約金爭議。雙方多次協商未果,房地產公司于今年6月來到綜治中心尋求解決辦法。
法院派駐人員對案件資料進行詳細梳理,全面了解糾紛來龍去脈,第一時間聯系雙方當事人并進行深入溝通,傾聽雙方訴求,力促雙方進行實質性解紛,雙方最終達成分期清償房款的共識,并進行司法確認。
為打破“訴訟壁壘”,鄯善縣法院在綜治中心設立“法官接待室”,安排法官及法官助理駐點辦公,與入駐綜治中心的22家單位調解員形成“多兵種協同作戰(zhàn)”模式。針對民間借貸、勞動仲裁、物業(yè)糾紛、鄰里矛盾等常見糾紛,通過“訴前調解+司法確認”方式,讓群眾在“家門口”就能享受到專業(yè)法律服務。今年開展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以來,該縣法院累計開展指導調解55件,調解成功40件,即時履行6件,調解成功率達72.7%,真正實現“小事不出社區(qū),大事不出街道”。
與此同時,法院依托綜治中心平臺優(yōu)勢,聚焦鄉(xiāng)鎮(zhèn)調解員能力提升,構建“線上+線下”立體化全方位業(yè)務指導體系。線上,通過電話、視頻等方式,第一時間解答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遇到的法律適用、調解技巧、程序規(guī)范等問題,及時給予專業(yè)建議和解決方案;線下,定期深入村社區(qū)調解現場,開展實地指導。針對復雜疑難案件,與調解員共同分析案情、制定調解策略,現場示范調解技巧,幫助調解員提升實戰(zhàn)能力。
“我們不遠千里來打工,只為討回血汗錢!”
2025年3月,5名受雇于鄯善縣辟展鎮(zhèn)馬場村的務工人員,來到綜治中心尋求幫助,討要勞務費。綜治中心受理此案后,迅速行動,在分析研判后,將案件分配給法院派駐人員牽頭負責。
法院派駐人員迅速聯動村社區(qū)和警務室,組建調解小組,分頭開展工作,積極向當事人開展法治宣傳,明確告知其拖欠務工薪資屬于違法行為,若仍拒不支付,務工人員有權通過法律途徑維權,屆時拖欠方將承擔更為嚴重的法律后果;村社區(qū)工作人員則積極從情理角度協助進行勸說;警務室人員也明確表示,將依法依規(guī)處理,切實保障雙方合法權益。經過調解小組多管齊下努力,務工費最終順利到位。
這是鄯善縣法院與該縣綜治中心建立“聯調聯動”機制的一個縮影。通過“法院+綜治中心+N”多元解紛模式,聯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社區(qū)居委會、行業(yè)調解組織等多方力量,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合力。針對不同類型糾紛,充分發(fā)揮各部門專業(yè)優(yōu)勢和資源優(yōu)勢,實現矛盾糾紛精準化解,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效率和效果。在綜治中心統籌下,形成了“1+1>2”治理效能。
鄯善縣持續(xù)推進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見行見效,如今,“遇到困難找中心 各支力量齊同心”已成為該縣群眾共識?!皬幕庖黄鹌鸺m紛,到普及一條條法律,再到參與一項項治理,綜治中心里的‘法院擔當’不僅讓司法服務更貼近群眾,更以專業(yè)力量激活基層治理的‘神經末梢’,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鄯善、法治鄯善注入堅實司法動能?!痹摽h法院黨組書記、副院長李星說。
編輯:申旭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