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□ 案說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
□ 本報記者 董凡超
在基層社會治理中,債務糾紛是矛盾較為集中、調解難度較大的領域之一。其不僅是經濟層面的爭議,更易由民事案件轉化為刑事案件,事關群眾切身利益、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大局穩(wěn)定。能否有效化解債務糾紛,直接檢驗著基層平安建設體系的現代化水平。
今年以來,各地積極探索以綜治中心為樞紐的“一站式”矛盾糾紛化解機制,針對各類債務糾紛,整合力量、前置防線、多元調處,充分發(fā)揮維護社會和諧穩(wěn)定的“減壓閥”作用,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。
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糾紛加速化解
【案情經過】莊某與蒯某系朋友關系,因蒯某長期從事股票投資業(yè)務,莊某就提出想讓蒯某“帶一帶”,遂向蒯某賬戶轉賬952.4萬元。在實際投資過程中,涉案股票投資出現虧損,經莊某與蒯某溝通,雙方確認上述款項轉化為蒯某向莊某的借款,股票的事情由蒯某自行處理。此后,莊某多次向蒯某催討借款本金952.4萬元,蒯某卻遲遲不予支付。眼見款項追回遙遙無期,今年3月底,莊某拿著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起訴材料,來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(qū)綜治中心咨詢辦理。依托蕭山區(qū)綜治中心“一站式”調訴銜接平臺的高效運行,雙方最終達成共識?!?00多萬元借款拖了將近一年,現在綜治中心幫我出面解決,僅一周時間,就把還款協(xié)議敲定下來了,拿著這份‘雙保險’,我們老朋友見面終于不會臉紅了?!鼻f某拿著調解協(xié)議和司法確認文書,感慨地說。
【主要做法】莊某的案子基礎法律關系簡單,但金額較大,又因其念及舊情對起訴好友心存猶豫。綜治中心準確把握案件特點,依托“先行調解、調訴銜接”矛盾糾紛分層過濾工作體系,靠前一步為當事人解決糾紛提供增值服務。綜合受理窗口審查登記起訴材料后,通過“紅領通 民呼我為”基層智治綜合應用數字化平臺,實現案件全流程線上流轉,形成“調解成功—司法確認”“調解失敗—銜接立案”的完整業(yè)務閉環(huán),讓糾紛在規(guī)范流轉中加速化解。
在征得莊某同意后,綜治中心指派專業(yè)的市場化調解組織介入調處。調解員線上接收案件,針對當事人身處異地、時間難以協(xié)調等情況,靈活運用電話、視頻連線等方式開展線上調解工作,多次組織雙方梳理爭議焦點、協(xié)商解決方案,最終推動雙方達成調解協(xié)議。調解成功后,立即由法院調訴對接工作室為協(xié)議雙方辦理司法確認,賦予協(xié)議強制執(zhí)行力,讓莊某的權益獲得有力司法保障。
【工作心得】蕭山區(qū)綜治中心主任朱敏:準確把握轄區(qū)矛盾糾紛衍生、發(fā)展、演變的具體形勢,用好“綜窗分流引調”關鍵一招,將涉訴類糾紛通過先行引調、審查前置、暢通調訴銜接等方式,為老百姓提供全流程全鏈條解紛服務,是蕭山區(qū)綜治中心推進和落實矛盾糾紛化解“最多跑一地”的實踐密碼。
中心依托數字化支撐,健全線上線下統(tǒng)一受理、分類流轉、銜接貫通的運行機制,持續(xù)解鎖糾紛化解的更多優(yōu)質場景,推動多元解紛力量從物理整合走向化學聚合,實現各類解紛資源在法治軌道上智慧協(xié)同,為推動基層平安建設提供區(qū)縣范例。
融合“法理情”主動靠前解糾紛
【案情經過】今年6月25日,云南省瀘水市上江鎮(zhèn)余某某因某混凝土有限公司拖欠其運輸工程款11.7萬元,多次催要未果后,采取過激行為,將車輛停放在公司門口,阻礙車輛正常出入,導致企業(yè)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,矛盾迅速升級。瀘水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通過日常巡查機制第一時間發(fā)現該糾紛,迅速介入,有效防止事態(tài)進一步擴大。
【主要做法】綜治中心調解員介入該案后,及時安撫余某某情緒,耐心傾聽其訴求。經了解,余某某因父親重病住院急需資金,情緒激動之下采取圍堵行為。同時,調解員查明雙方曾于2025年3月達成還款協(xié)議,但企業(yè)未按約履行,于是立即聯(lián)系公司負責人到場,結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向企業(yè)闡明拖欠款項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及后果,包括支付違約金、賠償損失等,并提示其對企業(yè)聲譽和正常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,借助類似案例進行警示教育。
在雙方情緒穩(wěn)定、事實清晰的基礎上,調解員采取“背對背”溝通方式,分別了解雙方實際困難和履行能力。針對余某某急需用錢的現實訴求和企業(yè)資金周轉的實際困難,提出“部分即時支付+剩余分期履行”的靈活方案,既緩解了當事人的迫切需求,也為企業(yè)贏得了緩沖時間。
【工作心得】瀘水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和永鋒:本案凸顯了綜治中心前端預警和即時響應機制的重要性,只有早發(fā)現、早介入,才能把握調解主動權,防止普通糾紛演變?yōu)槿后w性或突發(fā)性事件。這起案件的成功調處說明,主動靠前、及早干預是矛盾化解的重要前提,“法理情”融合是有效調解的核心方法,精準把脈、靈活施策是破解難題的關鍵,賦予協(xié)議強制執(zhí)行力是鞏固成效的有效保障。
整合訴調資源速解“陳年舊賬”
【案情經過】今年3月初,廣東省高州市某知名餅業(yè)公司負責人陳某情緒激動地走進該市綜治中心群眾接待大廳:“十多年了,貨款一直拖著不結,我們小企業(yè)實在扛不住了!”原來,在當地經營食品店的任某十余年來一直從該餅業(yè)公司賒購月餅,但貨款一直未按時結清,近期結算后仍拖欠3萬多元。接到訴求后,該市綜治中心立即登記受理,并將案件流轉至入駐中心的訴訟服務團隊辦理。隨即,一場以“化解陳年舊賬,護航企業(yè)發(fā)展”為目標的調解行動迅速展開并僅用3天就取得圓滿成功。
【主要做法】接訴后,入駐中心的訴訟服務團隊迅速啟動“雙線調查”機制:一方面,實地走訪任某店鋪,核實其確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,并非惡意拖欠;另一方面,深入了解餅業(yè)公司運營狀況,核實其為小微企業(yè),現急需資金周轉。在掌握一手情況后,訴訟服務團隊確立“保權益、留生機”的訴前調解基調。
隨后,綜治中心統(tǒng)籌訴訟服務團隊的多元力量,開展了“背對背調解”。入駐法官耐心向任某釋法明理:“若拒不履行還款義務,可能將被納入失信名單,店鋪口碑、經營貸款也將受到影響。”專職調解員則向餅業(yè)公司算清“法律賬”和“時間賬”:“走訴訟、執(zhí)行流程時間成本高,短期回款難實現,還可能‘贏了官司、丟了感情’,影響后續(xù)合作?!?/span>
在雙方態(tài)度逐步松動軟化之際,訴訟服務團隊順勢提出分期還款方案:設置合理緩沖期,貨款按月分期償還。方案獲得雙方認可,僅用3天時間,這起歷時十余年的貨款糾紛便畫上了圓滿句號。更令人欣慰的是,在后續(xù)回訪中獲悉,任某店鋪經營狀況好轉后,不到兩個月便提前還清了全部貨款,真正實現“案結事了人和”。
【工作心得】高州市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張燕: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開展以來,我們堅持“多中心合一、一中心多用”,法院訴訟服務團隊入駐和選聘退休法官,搭建訴調無縫對接平臺,提供“釋法普法—糾紛調處—司法確認—訴訟引調—速裁快審”等“一站式”服務,做到群眾每一項訴求有人辦、依法辦。這場由月餅貨款引發(fā)的高效解紛實踐,正是高州以綜治中心為樞紐,聚合司法、調解、行政等多方力量,打通服務企業(yè)和人民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生動縮影——當機制創(chuàng)新與為民初心同頻共振,再棘手的“陳年舊賬”,也能在多元共治中迎刃而解。
編輯:申旭陽